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

如風無界-徐小虎女士的藝術觀點(下)

徐小虎女士在台灣的學術活動先後引來媒體關注,並且多次在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等發行量巨大的媒體上現身(圖1)。這些報導與新聞大多關注徐小虎言行和外貌,意圖將徐氏塑造成一位品味獨特的社會名人。近日,適逢徐小虎的著作《被遺忘的真跡-吳鎮書畫重鑑》簡體版發行,一連串的相關活動或又利於兩岸媒體捕風捉影。本文無意特寫徐氏的言行和外貌,或評論吳鎮一書的優劣,僅以小小子題標舉出數個與徐小虎往來的人事物,期望在這幾個小小子題的清單下,鋪陳出有別於(上)中以人物為主的行文脈絡;(下)將以徐氏的收藏與個展作為重點,希求藉由人與物的描寫捕捉,呈現有別於媒體鏡頭下徐小虎,或更近於一個真實的人。

圖1 / 徐小虎女士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手作陶藝

由徐小虎對余承堯晚年的一句「可憐!」,已大體反映出徐氏對藝術鑑藏的視野,顯然沒有將市場放在眼裡。她亦曾舉過另一個例子,過去旅居日本時,曾經目睹某位陶藝家,以手作的餐具企圖折抵店內昂貴的消費。假如同樣的情景發生在台灣,整件事無非是鬧劇一場,老闆很有可會報警,逕將這位無賴的人客扭送法辦。但此情此景在當時的日本卻浪漫得不得了!手作餐具、器皿與細心烹調的食物,合力造就了一份充滿人情味的餐點(圖2),這份陶藝的出發點甚至是負的,來自於賒帳、欠債,但事後結果證明,違背市場原理的操作也可能產生讓人深感無價的經驗。

圖2 / 精緻的手做餐具與餐點,組合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,無疑是徐小虎女士全心品味的對象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圓明園獸首

 

儘管我們認為,雅俗之辨無時無刻,不在左右對於藝術鑑藏的判斷;然而,當這些藝術品進出以金錢交易的市場時,如此一對一-金錢對藝術的交換,同時也使得雅俗之辨的層次大為縮減-拚比價錢高低成為決勝雅俗唯一的手段。

以日前圓明園獸首的拍賣為例(圖3),獸首的來源可靠,首先足以使得它在雅俗之辨的基點上,不致招來懷疑的目光成而為眾人唾棄的贗品,日趨低下。此外,獸首承載的歷史記憶,亦是吸引眾人的焦點,如今它身首分離的狀態,甚至隱喻了一個飽受列強欺凌的中國。特別是後者,無疑將給拍賣業主帶來靈活操作的空間,終於獸首得標者,將因這一場拍賣同時享有風雅之士與愛國志士的桂冠!然而,如此妥貼的佈局,到頭來卻因為某位華人買家遲遲未繳付成交金,落空,形同流標。關於華人買家不願付款的真實原因,各方一時湧現諸多猜想,但回到文物本身,獸首究竟只是一座噴水池的水龍頭(圖4),如此下作的使用功能,能否激發美感情緒,想必是徐小虎頭一個要問的關鍵 。

圖3 / 拍賣會現身的圓明園獸首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圖4 / 圓明園海晏堂的銅版畫。中央水池前兩脇所擺設的即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。其中獸首即為噴水池的水龍頭,十二生肖隱喻一天中的十二時辰,由義大利教士郎世寧(Giuseppe Castiglione,1688-1766)統籌的噴水池設計同時也兼具報時的功能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「無界線」收藏展

 

對於圓明園獸首事件的觀點,毫無疑問地,突出了徐氏本人對於作品物質性超乎尋常的關注,並且意圖直視作品內在的生命。這份直視目光使徐小虎在操作文物鑑藏,特別是「鑑定」時,得以超越如來境地,一再地翻出如來掌心,提出驚人的見解。徐氏上述的想法,亦集中表現在晚年假南藝與高苑科大舉行的收藏展中,收藏展的副標題為「無界線」(圖5~圖8)。

徐小虎心目中的宇宙藍圖遠大而無垠。歷經多國的旅居與遊歷,觸目的山川充其量亦不過只是天地間渺小的微塵,更何況是山川表皮之上戮力經營的眾生,形同「塵中之塵」,往往隨風飄蕩,便到了下一個家鄉。因此,對於徐氏來說,任何的界線,都是不必要、形同虛設的,當下唯有拋棄這些界線,活脫才是一個真實的生命。 

徐小虎從發掘余承堯,再以「可憐」批註畫家的人生,隱含對市場的憎惡,最終讓余承堯在她的生命(收藏展)中缺席。首先已用無形的展示(僅讓余承堯在她的自述中現身),指出干涉藝術的第一道界線-「市場」;再讓一組平易近人的手作陶藝,透過文物本身的現身說法,告訴觀者,市場規則並非牢不可破,因此,我們將雅俗之辨的焦點聚焦在金錢本身實在是非常愚蠢的。至於第二道的界線「政治」,則在徐小虎擁有的眾多跨國文物收藏,包括其祖母家傳的一套德國麥森瓷器中,被反覆地指點;但,徐小虎不會因為愛國心使然,拚了命地去購買一只獸首,在徐小虎的心目中,顯然不存在所謂政治的、人為操作的疆界。

圖5~圖8 / 2005年於高苑科大舉辦的《徐小虎.無界線收藏展》。最左, 圖5中立者為徐小虎女士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如風無界

 

我們實在不敢想像,一如徐小虎之流,竟然已在唯利是圖的當代社會與政治闢壘分明的台灣安身立命!儘管心中嚮往「無界限」的生命,但在此,她的一言一行,即使處在向來客氣的學界,仍然不時與各項的界限,產生大小不一的擦撞。同時徐小虎亦很忌諱對方問她是「什麼人?」數年以前,一位雜誌記者無意間這麼問了,徐氏勉強笑答「自己是『外星人』!」,因為她不愛眼前這個地球。但由徐氏收藏來看,徐小虎更像是一陣風,毫無阻攔的輕掠而過,一如她無界限的人生,在經過處,悄然留下一陣溫度與迴響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圖說與圖片來源

圖1 / 徐小虎女士(共兩張,圖1-1、1-2供美編選擇)

http://time-weekly.com/uploadfile/2012/1122/20121122040632789.jpg(2012/12/5

圖2 / 精緻的手做餐具與餐點,組合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,無疑是徐小虎女士全心品味的對象

筆者自攝 

圖3 / 拍賣會現身的圓明園獸首 (共兩張供美編選擇)

http://i3.sinaimg.cn/dy/c/2009-02-21/U2107P1T1D17261343F21DT20090221205657.jpg(2012/12/05)

http://i1.sinaimg.cn/dy/c/2009-02-21/U2107P1T1D17261343F23DT20090221205657.jpg

(2012/12/05)

圖4 / 圓明園海晏堂的銅版畫。中央水池前兩脇所擺設的即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。其中獸首即為噴水池的水龍頭,十二生肖隱喻一天中的十二時辰,由義大利教士郎世寧(Giuseppe Castiglione,1688-1766)統籌的噴水池設計同時也兼具報時的功能。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File:Yuanmingyuan_haiyan.jpg(2012/12/05

圖5~圖8 / 2005年於高苑科大舉辦的《徐小虎.無界線收藏展》。圖5中立者為徐小虎女士

 http://km.kyu.edu.tw/art/titbit.htm


其他文章
  • 製作風雅—重訪文徵明《茶事圖》 | 曹志宇
  • 大溪季遊—札記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開春特展 | 曹志宇
  • 詩意與壯麗—林錦濤的繪畫世界 | 曹志宇
  • 現代性之始軔—京津風華—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,二 | 曹志宇
  • 古典之賡續—京津風華—石允文教授收藏書畫精品展,一 | 曹志宇
  • 作為「國寶」的潔癖形象—《倪瓚像》 | 曹志宇
  • 話‧時代—記大內藝術節,「畫廊產業三部曲」特展 | 曹志宇
  • 從皇宮到美術館—奧賽美術館誕生30年祭 | 曹志宇
  • 造物奔流在破曉時分-對話羅展鵬的水墨新作(下) | 曹志宇
  • 造物奔流在破曉時分-對話羅展鵬的水墨新作(上) | 曹志宇
  • 邂逅台灣玉—記史前館「玉見台灣」特展(上) | 曹志宇
  • 相思.巴黎—劄記「史博館藏常玉展」(下) | 曹志宇
  • 相思.巴黎—劄記「史博館藏常玉展」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導讀-石守謙,《從風格到畫意-反思中國美術史》中 | 曹志宇
  • 導讀-石守謙,《從風格到畫意-反思中國美術史》上 | 曹志宇
  • 美感是文化產業決勝的關鍵 | 曹志宇
  •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「祭祀與生活」(下) | 曹志宇
  •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「祭祀與生活」(中) | 曹志宇
  • 史前日本文化中的「祭祀與生活」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從《寒食》到《稻禾》—雲門舞集40年祭 | 曹志宇
  • 翼助圖書事業起飛的翅膀 國資圖典藏文物與館體建築2 | 曹志宇
  • 翼助圖書事業起飛的翅膀 國資圖典藏文物與館體建築1 | 曹志宇
  • 歡迎光臨「公主的雅集」—記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特展2 | 曹志宇
  • 歡迎光臨「公主的雅集」—記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特展1 | 曹志宇
  • 實踐文化治理的嶄新方向—地景藝術節(下) | 曹志宇
  • 實踐文化治理的嶄新方向—地景藝術節(上) | 曹志宇
  • 消逝或走入生活?關於書店與城市的未來想像 | 曹志宇
  • 築一個電影夢—專訪80後電影工作者侯宗華(下) | 曹志宇
  • 築一個電影夢—專訪80後影像工作者侯宗華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婆娑之洋、美麗之島,記「高美館—邊界敘譜雙個展」2 | 曹志宇
  • 婆娑之洋、美麗之島—記高美館「邊界敘譜 雙個展」1 | 曹志宇
  • 匠心與仙工—先秦時的象牙工藝 | 曹志宇
  • 我在紐約閱讀中國藝術—記大都會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展2 | 曹志宇
  • 我在紐約閱讀中國藝術—記大都會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展1 | 曹志宇
  • 中國《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》作為文化政策的利弊得失 | 曹志宇
  • 2016文化政策的關捩—《博物館法》 | 曹志宇
  • 探索亞洲,從「聞香」開始 | 曹志宇
  • 從文化建設的泛政治性格中重探故宮在台的故事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從文化建設的泛政治性格中重探故宮在台的故事(下) | 曹志宇
  • 台灣史前文化與台南考古遺址教育推廣 | 曹志宇
  • 裝裱如何藝術、藝術如何裝裱 | 曹志宇
  • 兩岸《服貿協議》.文化理應搶先 | 曹志宇
  • 以茶之名—記文徵明特展中的二幀「茶畫」 | 曹志宇
  • 巡境五四三.記郭振昌《順風千里》 | 曹志宇
  • 《服貿》對臺灣出版業的衝擊 | 曹志宇
  • 學運中的太陽花 | 曹志宇
  • 吾愛吾貓—記〈沈周特展〉中的一幀冊頁 | 曹志宇
  • 三件拍品—一個對2014中國藝術的冷靜觀察 | 曹志宇
  • 媒體、政治與黃色小鴨 | 曹志宇
  • 邁向金權之路?—從「大都會歌劇院」到「國家歌劇院」 | 曹志宇
  • 普安堂—台灣文資啟示錄 | 曹志宇
  • 修復師、文資法規與文化環境 | 曹志宇
  • 期待一座「以人為本」的城市 | 曹志宇
  • 眾裡尋她.鑑定《紅拂女》(下) | 曹志宇
  • 眾裡尋她.鑑定《紅拂女》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從《飲食男女》到《總鋪師》—小記 第五十屆金馬獎 | 曹志宇
  • 13年秋拍.「紐約」、「香港」雙城記聞 | 曹志宇
  • 紅塵暱語.林株楠的《魚系列》 | 曹志宇
  • 蘇軾《功甫帖》與藝術市場 | 曹志宇
  • 埃及動盪V.S.中國崛起—文物交易通道隱然成形 | 曹志宇
  • 當代周末與藝文產業 | 曹志宇
  • 品味の流轉—記《江戶時代所見中國繪畫展》 | 曹志宇
  • 「暗殺熱」—第八藝術的政治表達 | 曹志宇
  • 絕命政治力—李可染《韶山》 | 曹志宇
  • 《彩筆情辭》的感官新世界 | 曹志宇
  • 祝允明法書鑑藏的當代視野 | 曹志宇
  • 細讀大師—記《毫端萬象—祝允明書法特展》 | 曹志宇
  • 金錢與消費—關於藝術的另類思考 | 曹志宇
  • 潛移默化—博物館場域內的鑑定操作(下) | 曹志宇
  • 潛移默化—博物館場域內的鑑定操作(上) | 曹志宇
  • 美的協商—速寫中日藝術對話(下) | 曹志宇
  • 美的協商—速寫中日藝術對話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如風無界-徐小虎女士的藝術觀點(下) | 曹志宇
  • 如風無界-徐小虎女士的藝術觀點(上) | 曹志宇
  • 鑑定張大千(下) | 曹志宇
  • 鑑定張大千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從拍賣市場看書法價值(下) | 曹志宇
  • 從拍賣市場看書法價值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席德進筆下的台灣古厝(下) | 曹志宇
  • 席德進筆下的台灣古厝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從潛伏的「病菌」看藝術視覺圖像(下) | 曹志宇
  • 從潛伏的「病菌」看藝術視覺圖像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形塑你的藝術觀點(下) | 曹志宇
  • 形塑你的藝術觀點(上) | 曹志宇
  • 鑑藏文化中的戀物情結 | 曹志宇
  • 雙面之刃—村上隆的名牌創作(下) | 曹志宇
  • 雙面之刃—村上隆的名牌創作(上) | 曹志宇
  • 權力與資訊—史前人類的藝術網路(下) | 曹志宇
  • 權力與資訊—史前人類的藝術網路(上) | 曹志宇
  • 文字浸染下的鑑藏文化(下) | 曹志宇
  • 文字浸染下的鑑藏文化(上) | 曹志宇
  • 多元文化下的鑑藏活動(下 | 曹志宇
  • 多元文化下的鑑藏活動(上) | 曹志宇
  • 上一則 | 下一則

    藝評人 專欄

    最新回應留言

    最新藝評人